茶產業是傳統優勢產業,也是最有資源基礎、最有發展優勢、最具潛力的綠色生態產業,是三產融合的特色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對茶產業發展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1997年,時任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漳平市永福鎮臺品茶山調研時叮囑“要利用好當地良好的自然和生態條件,把茶產業做好”。2021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態茶園考察時指出,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強化品牌意識,優化營銷流通環境,打牢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漳平水仙茶是龍巖市“八大珍”之一,也是漳平的一張名片,對加快鄉村振興,促進農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漳平市委、市政府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舉措,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新時代。雖然漳平水仙的市場知名度和口碑逐年提升,受到消費者和茶葉各界人士的廣泛好評,但是在龍巖的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卻是逐年下降。形成這種不良局面,一方面是由于近年來武夷巖茶、福鼎白茶的強勢宣傳入駐市場,另外也是因為近年來漳平水仙茶產業發展格局站位不夠高,忽視了與龍巖聯動發展。為此建議: 一是增加在龍巖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①龍巖市委、市政府應加大水仙茶的推介力度。將水仙茶納入龍巖市直機關、閩西賓館、古田山莊、市委黨校、國有企業等部門單位的接待用茶和辦公用茶,鼓勵給予優先采購,引導龍巖人喝水仙茶,使水仙茶成為龍巖人自己的口糧茶。②加強在龍巖的宣傳和引導。漳平水仙茶在龍巖市區一直給人印象是低端茶的形象存在。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通過領導帶貨、名人推介、媒體宣傳、舉辦推介活動等多方面發力,提升漳平水仙茶在龍巖的品牌形象。③加強與龍巖企業合作。前幾年龍巖市“紅古田”杯茶王賽對推廣漳平水仙茶在龍巖知名度起到一定作用。下一步,要在此基礎上,鼓勵龍巖海晟、農發公司等國有企業合作,共同推廣經營水仙茶。④加強在巖茶商培育與合作。漳平市茶葉協會已在龍巖建立分會,主要組成人員為龍巖市從事漳平水仙茶營銷的茶商。建議以該協會為抓手,加強政策扶持,鼓勵這些茶商做大做強,從而更好發揮協會分會在龍巖的推動作用。⑤在龍巖駐京辦、駐滬辦、駐榕辦等駐外機關設立水仙茶品牌推廣中心。加大水仙茶在中央、省級、市級媒體的宣傳力度,擴大水仙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支持水仙茶在北京、上海、山東等地,以及在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等專業展會舉辦專場推介活動,進一步提升水仙茶區域公用品牌。將水仙茶元素納入龍巖市文藝作品的創作和宣傳,講好水仙茶故事,弘揚水仙茶文化。 二是擴大產業概念,做好產地分級制度。為擴大公共品牌影響力,打破“漳平水仙茶只是漳平的茶葉”的固有理念,將漳平水仙提升到龍巖水仙的高度。建議在龍巖市區域,擴大水仙茶產業規模,推動水仙茶產業在閩西形成特色現代農業產業。①建議龍巖市政府制定出臺《龍巖市水仙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年規劃》,五年內使水仙茶種植面積擴大3倍達10萬畝以上,發揮規模效應。②建議龍巖市政府出臺《扶持水仙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鼓勵龍巖各縣市區致富能手、種植大戶和農民在龍巖區域內因地制宜、適區適種水仙茶,合理利用山坡地以及改造老果園等科學種植水仙茶,從而培育“龍巖人自己的茶”,打造龍巖“八大珍”之一的水仙茶龍頭產業。③合理做好產區分級。學習西湖龍井和浙江龍井的概念,制定產區分級標準,即漳平市內南洋、雙洋、官田等地為漳平水仙茶一級產區,除了一級產區外漳平市所產的水仙茶為二級產區,漳平市外龍巖地區生產的水仙茶統稱龍巖水仙。合理做好產區分級,從而規范市場,避免良幣驅逐劣幣現場發生。 三是做好服務保障。①加強產業培訓。發揮漳平水仙茶非遺傳承人的傳幫帶作用,培育水仙茶鄉土人才;加強產業工人培育,大力開展茶葉加工培訓、職業資格認定等工作,在龍巖學院開設茶葉種植、加工、營銷、茶葉包裝設計、茶文化等課程,為龍巖培養茶產業人才。②實施一批幫扶項目。在龍巖各縣市區適宜種茶鄉鎮建立掛鉤幫扶關系,對茶葉種植、管理、加工、銷售進行全方位服務。③培育一批產業形象代表。在制茶帶頭人、茶王賽獲獎者、制茶名人、非遺傳承人等人選里,根據綜合素質、制茶水平、知名度、掛鉤幫扶面及成效等多方面角度衡量,著重強調對產業發展總體貢獻和對市委市政府各項政策的支持程度,打造一批龍巖水仙茶自己的形象代理人。
作者:龍巖市政協委員、漳平市工商聯(總商會)常委 黃清軍
|